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杭蕭鋼構案,以及杭蕭鋼構案例回顧簡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緊急求助]關于2007中國股市【200分獎勵】
回顧2007中國股市盤點
今年,中國股市讓世界有了新的發現。
中國投資者以前所未有之勢將錢投入股市,讓股市創下了令人瞠目的狂飆大潮。
整個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股市今年2月出現的大幅下挫有史以來第一次引發了全球股市全面拋售,充分顯示了這個此前一向被忽視的市場所具備的巨大潛在影響力。
中國股市迅速從2月的大跌中回升,上海證交所綜合指數隨即一路狂飆,全年累計漲幅達到了97%,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重要股票指數。
但分析師說,接下來的一年該指數不會有同樣驚人的業績,當前的市場動蕩局面料會繼續下去。
瑞士銀行(UBS)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今年的漲勢著實喜人,2008年這個市場可能就不會如此令人激動了。
雖然許多中國人相信政府會在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之前竭力保持市場的穩定,但其他一些風險卻隱約可見。北京目前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控制通貨膨脹,因而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利率。此外,美國次貸危機增加了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風險,進而可能削弱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
Jason Zhou是在今年中國股市大起大落中飽受磨練的眾多國內散戶投資者中的一位。
中國石油(PetroChina)今年11月在上海證交所正式掛牌之后,在上海一家外貿公司工作的Jason Zhou即以相當于每股5.90美元的價格買進了一些該公司的股票。
廣告通常情況下,像中國石油這樣的重點國有企業在國內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后,股價都會持續走高。依照某些計算方法,中石油在國內IPO后的市值一度短暫突破了1萬億美元,但此后該股股價即回落至略高于4.10美元的水平,雖然這較其IPO價格上漲了將近一倍,但跌幅已足以讓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當該股跌至5.20美元上下時,Jason Zhou斬倉將股票脫手了。
Jason Zhou說,損失不大,但令人難忘;這可不是什么愉快的經歷。
2月27日上證綜合指數重挫8.8個百分點的一幕亦是如此,那次嚇壞了全球投資者,是07年令人心驚膽戰的幾次下跌之一。
作為中國市場力量日益增強的另一個標志,上海成了繼紐約之后又一個進行公開募股的熱門地點。據世界證券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統計,截止11月,在上海進行IPO的公司共籌資486.2億美元。
該聯合會的數據顯示,這一規模超過了今年前11個月香港IPO籌集的318.1億美元,以及倫敦市場434.7億美元的IPO規模。只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的520.6億美元高于此數。
不過,雖然中國的上海和深圳兩大股市地位日漸上升,但中國政府依然嚴格限制外資進入,并在很大程度上把它們與世界其他地方隔離了起來。外國公司不得在深滬上市,外國散戶投資者也只能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機制購買數量有限的A股。中國監管機構于12月初宣布將QFII投資額度從100億美元擴大至300億美元。
中國股市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替國有公司籌資——這也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股市誕生的原因所在。2007年,中國石油、煤炭企業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henhua Energy Co.)和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響應政府號召,回歸本土市場進行籌資,從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水準。
中國最大的移動服務提供商中國移動(China Mobile)計劃在未來幾個月進行IPO,該公司擬議籌資100億美元,超過這一水平也有可能。
中國股市的成功并非完全因為經濟的繁榮發展——中國政府必須要重建投資者的信心,因為此前幾年,種種嚴重的問題讓投資者對股市敬而遠之,股價也因此一直低迷不振。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旨在打擊猖獗的操縱股價行為以及其他違規活動,改進股權安排,并加強對信息披露的要求等。
但在Zhou看來,這些措施還不夠。
他說,在披露什么、不披露什么這一點上,中國的上市企業似乎比其他地方的公司擁有更多自由,這樣對投資者很不公平,尤其是像他這樣的散戶投資者。
許多分析師和投資者依然看好中國。雖然政府推出了多項措施遏制投資、平抑通脹,但預計明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將接近11個百分點。
南京華泰證券(Huatai Securities)的分析師陳慧琴表示,不用因中國石油的經歷而驚慌失措,大型國有企業的IPO還是大有潛力可挖。
10月中旬以來,監管機構擔心價格上漲太快而要求共同基金暫停接受新投資者的認購,市場因而有所緊縮。
這一禁令于12月底終止,市場隨之小幅反彈,但迄今為止股價還沒有飆升的跡象。上證綜合指數在10月16日創下6124.04點的最高紀錄后已經下跌了14%。在上周五的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該指數收于5261.56點。
回顧2007年十大股市新聞
1、“中國證券民事賠償第一案”全部執結,該案主角大慶聯誼被上證所終止上市。
2、證券印花稅上調至千分之三。
3、“牛市內幕交易第一案”——杭蕭鋼構案暴發。
4、全球最大IPO的N石油強勢登陸A股市場,并一舉超過??松境扇蚴兄底畲笊鲜泄?。
5、上證綜指一舉突破6000點大關,并于次日創下6124點歷史新高。
6、中國人民銀行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至14.5%,該標準創20余年歷史新高。
7、權證再現賺錢神話。南京一股民以1厘錢的價格買到82萬份海爾認沽權證,一天得到了700倍的收益。
8、中國證監會終結對包括“帶頭大哥777”在內的11起案件調查,集中取締了這些利用互聯網非法經營證券業務。
9、《合資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開始實施,標志著市場矚目的QDII方案正式啟動。
10、滬深總市值首次超過GDP,此舉意味著我國的證券率超過了100%。
2007年全球股市回顧
今年美國股市不僅在道瓊斯指數連破13000點、14000點整數關口的過程中盡顯“?!睔?,同時也數次遭遇道指單個交易日暴跌數百點的重創。
從年初至12月21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均實現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漲幅最大,累計達到11.46%,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指數漲幅分別為7.92%和4.66%。更令投資者欣慰的是,今年道指首度突破并站穩13000點大關,其后又兩度突破14000點,并于10月9日創出14164.53點的歷史最高收盤紀錄。
不過,今年紐約股市也遭受了“9·11”以來最大單日跌幅。2月27日,受新興市場暴跌等因素影響,紐約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二”,道指盤中一度深跌546點,終盤跌幅仍達416.02點。
3月13日,次貸危機首次波及美國股市。當天,全美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企業——新世紀金融公司因瀕臨破產被紐約證券交易所停牌,致使道指重挫242.66點。6月22日,道指再次出現超過180點的下挫,原因是有消息稱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旗下的兩個對沖基金出現巨額次貸投資損失。
7月19日,道指首度站上14000點整數關口。但在隨后一個月內,由于美國信貸市場危機愈演愈烈,不斷有抵押貸款公司停業、倒閉以及金融企業涉足抵押貸款業務敗績累累的消息公布,紐約股市跌聲一片。8月16日,由于投資者恐慌情緒,道指一度暴跌343點,至12455.92點。從14000點至此,道指一路下跌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每天動輒幾百點的跌幅使投資者驚慌失措,市場悲觀情緒蔓延。
8月17日是紐約股市下半年的一個轉折點。當天美聯儲宣布將貼現率降低0.5個百分點,以幫助恢復金融市場穩定。受到這一利好消息的影響,紐約股市當天大幅反彈,道指上漲超過230點。由于發達國家央行紛紛介入金融市場,投資者信心得到鼓舞,紐約股市大漲小回一路攀升,并在10月9日創出歷史新高。但是隨著花旗、美林等華爾街巨頭相繼公布虧損的財務報告,加上房地產持續不景氣,美國消費開支受到影響,從10月下旬開始紐約股市再次下探,金融類股票領跌。
高盛和美林證券預測,美國經濟明年衰退的概率大約在30%到50%。但對于號稱經濟“晴雨表”的股市,高盛和美林證券都認為不會隨美國經濟一道下滑。目前,房地產、信貸市場以及居高不下的油價是影響美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也是困擾美國股市的問題。不過,由于新興市場發展迅速,與之有商業往來的美國企業會從中受益。即使美國經濟走緩,美國股市也不一定不好,因為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中的很多企業都在新興市場有投資與合作。
需要一個關于民法的案例。
附媒體評論:
鳳凰網 第一財經日報
杭蕭鋼構118名投資者歷時兩年索賠成功
賠付比例82%獲賠金額合計約400萬元
[“杭蕭鋼構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在兩年的訴訟時效到期之后的一周內完成調解,多數投資者獲得成功調解,少數個案單獨開庭審理,希望這種求大同存小異的策略為以后全國類似案件的審理開創良好的范例?!”
2007年證券市場第一大案杭蕭鋼構(600477.SH)案之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兩年來歷盡波折,昨日終獲成功調解,118名投資者將獲得杭蕭鋼構的一次性現金賠付約400萬元,投資者律師團希望杭州中院對該案的“求大同存小異”處理策略能夠成為今后全國類似案件的范例。
兩年艱辛索賠路
杭蕭鋼構案是2007年證券市場第一大案,也是全流通市場時代的第一要案。從“暫停受理”到“中止訴訟”到“恢復受理”,投資者訴杭蕭鋼構虛假陳述一案兩年來歷盡波折。
杭蕭鋼構2007年初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簽訂了344億元的安哥拉安居房工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股價異動,而杭蕭鋼構并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合同信息,并作出了誤導性陳述;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針對杭蕭鋼構及其高管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杭蕭鋼構被罰以40萬元;5月14日,杭蕭鋼構公告公布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致歉聲明;6月,投資者據此向杭蕭鋼構提起索賠訴訟,但兩年來歷經“暫停受理”、“中止訴訟”、“恢復受理”之波折,方進展到調解程序。
在今年5月14日為期兩年的訴訟時效到期之時,一共有127名投資者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杭州中院”)提起訴訟并被受理單獨立案,總計索賠金額590萬元。
“從杭蕭鋼構案件看,盡管證監會的案件調查速度比過去有改觀,兩個月時間完成大案調查和審理,但地方法院在面對如何審理這種史無前例、經驗不多的證券案件時仍顯得相對遲緩?!北O管部門人士直言。
82%賠付比例
5月19日上午9點,在杭州中院民二庭的主持下,代表127名投資者的律師團和杭蕭鋼構代理律師開始談判調解方案。首先雙方一致認定2007年2月12日為虛假陳述實施日,4月28日為虛假陳述揭露日,5月16日為虛假陳述基準日,也即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和揭露日之間買入并在揭露日之后賣出遭遇損失的投資者可獲賠償,接下來,雙方律師談判焦點主要集中于認定投資者索賠資格和金額、確定賠付金額比例。
雙方律師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來談判,最終一致認定118名投資者的近500萬元索賠金額有效,并將以82%的比例獲得一次性現金賠付,總計約400萬元將在6月30日之前由杭蕭鋼構以現金方式一次性支付給投資者,昨天上午杭州中院向雙方發放了調解書,正式宣布調解成功。
“投資者律師團提出90%的賠付比例,杭蕭鋼構方律師提出70%的賠付比例,最終在還算比較和諧的氣氛中達成了82%的比例,各方還算比較滿意?!鄙虾P侣勍_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一欣表示。
調解程序認定118名投資者的索賠資格和金額,但其余9名投資者則予以個案形式處理,其中7名投資者涉及資格認定問題,雙方律師經討論認為不具備資格應予撤訴,其中2名投資者則因為索賠金額標準問題而選擇于昨日上午開庭,擇日判決。
或成同類案件審理范本
“杭蕭鋼構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是杭州中院接到的第一起證券市場民事糾紛案,在兩年的訴訟時效到期之后的一周內完成調解,多數投資者獲得成功調解,少數個案單獨開庭審理,希望這種求大同存小異的策略為以后全國類似案件的審理開創良好的范例?!毖樵雎蓭熀退我恍缆蓭煂BN表示。
昨日未參加調解而單獨開庭的2名投資者是由河北功成律師事務所薛洪增律師代理的,索賠金額70多萬元。之所以有索賠金額標準爭議,是這2名投資者在虛假陳述揭露日之前賣出了一部分杭蕭鋼構股票且有盈利40多萬元,另一部分股票是在虛假陳述揭露日之后賣出且有虧損70多萬元。
被告杭蕭鋼構律師認為,這應該將盈利和虧損抵消合并之后計算索賠金額,即為30多萬元。薛洪增律師認為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那么只有在虛假陳述揭露日之后賣出的股票才符合案件性質,若虧損才可獲得賠償。
國內外對于此類證券民事索賠案件的金額如何確定,素有爭議,北京大學法學院一位精通證券法的副教授認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相對簡單,有待改進?!氨热缤还旧婕岸啻翁摷?、誤導性陳述時,有多個互相對應的虛假陳述實施日、揭露日,但投資者為避免更多損失可能并非等待最后一個揭露日再賣出,那么在任何一個虛假陳述揭露日之前賣出股票且虧損的投資者是否能索賠,這就沒有規定?!薄氨热缫矝]有規定誘多型虛假陳述如何索賠,在2007年2月12日到15日之間賣出杭蕭鋼構的投資者反而喪失了其后數個漲停板的盈利機會?!?/p>
立法和司法機關能否推進共同訴訟在證券維權方面的突破?最高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一位人士此前向CBN表示,正在研究引進共同訴訟制度的可能性?!肮餐V訟節省成本,有利于證券市場維權?!?/p>
新浪財經
最快審結的證券虛假陳述賠償案:杭蕭鋼構案
2011年03月09日 19:48 新浪財經
編者按: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證券市場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證券市場之一,但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證券欺詐事件層出不窮,股市甚至流行著“無股無莊”的說法,絕大部分股民遭受虧損,甚至不得不忍痛割肉。
面對諸多丑惡現象,廣大股民奮起抗爭,律師和媒體也積極介入,推動中國法治不斷向前。由此,發動了一件又一件的虛假陳述賠償案件。而提起證券虛假陳述賠償案件,不得不提到杭蕭鋼構(8.00,0.03,0.38%)案。
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前身系杭州杭蕭鋼結構有限公司。 2000 年12 月28 日經批準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11 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477。
杭蕭鋼構2007年初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簽訂了344億元的安哥拉安居房工程。10幾億市值的小上市公司,300多億的超大金額,貧窮的非洲國家,不可思議的超級大單,夸張的連續漲停,懸疑的案情,完全可以媲美好萊塢大片,引起了大家的極大關注。
2007年4月4日,中國證監會向杭蕭鋼構下發了《立案調查通知書》;
2007年4月30日, 中國證監會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認定杭蕭鋼構存在未按規定披露信息以及披露信息存在誤導性陳述等違法行為,決定對杭蕭鋼構給予警告,并處以40萬元罰款。證監會的處罰決定經媒體報道后在資本市場產生了較大反響,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 陳艷軍等127名原告分別向杭州中院提起訴訟,訴訟稱因杭蕭鋼構在安哥拉住宅建設項目上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等情形,因杭蕭鋼構實施上述虛假陳述行為導致陳艷軍等人在證券交易過程中受誤導而遭受損失, 請求法院判令杭蕭鋼構向陳艷軍等人分別賠償因虛假陳述造成的損失并承擔案件訴訟費用. 案件總標的近600萬元。
5月19日上午,在杭州中院主審法官的主持下,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宋一欣、河北功成律師事務所薛洪增等五名原告律師,與被告杭蕭鋼構的代理律師和公司代表在杭州中院七樓會議室就杭蕭鋼構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進行了磋商洽談。
雙方律師對該案損失計算的時間節點基本意見一致,即虛假陳述實施日為2007年2月12日,虛假陳述揭露日為2007年4月28日,虛假陳述基準日為2007年5月16日。凡在2007年2月12日至4月28日之前購買杭蕭鋼構股票,直至2007年4月30日(含)之后賣出或繼續持有而遭受損失的原告,均可獲得賠償。
5月20日,雙方當事人就其中的118件案件達成協議并簽訂民事調解書:杭蕭鋼構于2009年6月30日前,在原告訴訟請求的基礎上按照82%的比例以現金形式向各原告分別支付賠償金額,案件受理費各半負擔。對于尚未提起訴訟的杭蕭鋼構投資者,因超過訴訟時效將不能獲得賠償。
該案在訴訟時效屆滿后一周之內通過調解圓滿結案,在證券民事賠償司法實踐中尚屬首例。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杭蕭鋼構案調解終破局
118位投資者將獲賠400萬元
■ 本報記者 傅光云 實習生 黃燁
發自上海
在經歷了“暫停受理”、“中止訴訟”等波折后,持續兩年的投資者訴杭蕭鋼構虛假陳述一案昨日終于有了最后結果:經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雙方當事人就127件系列案件中的118件最終達成一致協議,案件也基本結束。118位投資者將獲得杭蕭鋼構的一次性現金賠付約400萬元。
“經過原告被告雙方適當讓步后,案件才最終得以解決。目前,雙方對這樣的結果也都相對比較滿意?!睂τ谠摪讣淖罱K結果,作為原告5位代理律師之一的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告訴記者,在剩余的9件案件中,7件需經當事人協商另行處理,或可通過法院調解來解決,另外2件因當事人之間尚存較大爭議將于近期開庭審理。
“回顧該案件,雙方爭論的焦點主要是損失界定和賠付比例?!眳柦”硎?,具體包括:哪些原告符合賠付的條件?按哪種計算方式進行賠付?賠付的數額在什么范圍之內?
據了解,當初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最終達成的協議中已經作出相關說明:在2009年6月30日前,杭蕭鋼構在原告訴訟請求的基礎上按82%的比例以現金形式向各原告分別支付賠償金額,此外,案件相關的受理費用雙方各負擔一半。以股民傅先生提供的資料為例,其原先訴訟中提出的實際損失計算清單為20萬元左右,經過調解后,傅先生將最終得到杭蕭鋼構方面賠付的17萬元左右的費用。
“具體來說,該案件虛假陳述揭露日為2007年4月28日,虛假陳述基準日定為2007年5月16日,并按照流通A股10560萬股計算。如果原告股民在2007年4月28日至5月16日之間將股票拋售,則會按照這個階段的實際價格來算。但如果超過了2007年5月16日這個期限,則會按兩個時間段之間的平均價即基準價每股14.64元來進行相關賠付?!眳柦∠蛴浾呓榻B。此系列案件原告人數眾多,案件總標的近600萬元。經談判,最終雙方認定118位投資者的近500萬元索賠金額有效,并將以82%的比例獲得一次性現金賠付,總計約400萬元將在6月30日之前由杭蕭鋼構以現金方式一次性支付給投資者。
此外,厲健還表示,該案件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相對于上市公司,如今股民不再是弱勢群體,他們敢于維護自己的權益,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同時,股民一旦遇到類似案件,也要對最終結果充滿信心,因為目前已有不少相關的判決先例,法院在這方面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對于相關的政府部門來說,在今后類似案件的處理中,也應及時作出處罰或調解決定,避免股民遭受更大的損失?!?/p>
【案件回放】
杭蕭鋼構案是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大案,也是全流通市場時代的第一要案。
2007年2月,杭蕭鋼構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簽訂344億元的安哥拉安居房工程。受此消息影響,在2007年2月12日至3月19日的10個交易日(當中數次停牌)中,杭蕭鋼構股價由4.24元飆升至10.75元,累計漲幅159%。但杭蕭鋼構卻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合同信息,并作出了誤導性陳述。
2007年4月,證監會發布針對杭蕭鋼構及其高管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杭蕭鋼構被罰以40萬元。5月14日,杭蕭鋼構公告公布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致歉聲明。
2007年6月,眾多投資者向杭蕭鋼構提起索賠訴訟,但兩年來歷經“暫停受理—中止訴訟—恢復受理”種種波折,該案件才進展到調解程序。
《國際金融報》 (2009-05-21 第05版)
媒體報道 股票的 熱門哦~ 公開的,隨便用,愛我吧~
杭蕭鋼構事件中為何股票會漲
杭蕭鋼構的股價暴漲事件引起了市場的各方關注,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杭蕭鋼構是否及時、充分地披露了價格敏感性信息?杭蕭鋼構在信息披露上存在的問題是由于企業故意違反信息披露制度造成的,還是我國制度本身的缺陷導致企業的非故意行為?杭蕭鋼構事件究竟折射出我國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哪些弊端?本文將對上述問題展開研究。
一、 杭蕭鋼構事件回顧
2月12日-14日,股票連續三個漲停板。
2月12日,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在公司2006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披露了公司將介入一個“國外大項目”的重大內幕消息。
2月15日,公告公司正與有關業主洽談一境外建設項目,該意向項目整體涉及總金額折合人民幣約300億元。尚未正式簽署任何相關合同協議。
2月15日-16日,股票連續兩個漲停。
2月17日-25日,春節,股市休市。
2月26日,新年開市第一天,漲停。
2月27日,滬深股市暴跌,杭蕭鋼構湊巧“因有重大事項披露”停牌。
2月27日-3月12日,因重要事項未公告,停牌。
3月13日,公告公司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簽訂了《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產品銷售合同》、《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產品銷售合同總價計人民幣248.26億元,施工合同總價計人民幣95.75億元。
3月15日,公司發布公告稱:目前,合同前期設計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合同尚未有實質性的履行。如對方未支付相應款項,公司存在不持續執行的可能。上述建設工程項目合同簽訂后,公司近期內沒有形成收益。項目的進度和收益均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影響還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才能逐步體現。
3月13日-16日,股票連續四個漲停
3月19日-30日,因重要事項未公告,全天停牌,證監會展開調查
4月2日,復牌,漲停,證監會未公布調查結果。公司發布澄清公告,就新華社以通稿形式發布的《杭蕭鋼構訂單利好被公司提前泄漏》發布澄清公告。同時發布境外建設工程項目合同進展公告。
4月3日,漲停。
4月4日,開盤交易一分鐘后緊急停牌,公司公告稱,因涉嫌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縱觀整個事件過程,存在以下幾個疑點:
1、 公司尚未簽訂正式合同之前,就已經泄漏消息,為了保證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公司應當立即公開披露簽訂合同的信息,為什么等到股價上漲三個漲停板才根據上市規則的要求,披露相關信息?
2、 在公司停牌期間,證監會就已宣布對事件展開調查,公司為何在此期間還敢繼續遮遮掩掩,其連出利好意圖何在?
3、 3月19日至30日,杭蕭鋼構停牌,證監會展開調查,但是在調查無果的情況下,證監會卻允許杭蕭鋼構于4月2日復牌,加之公司又適時發布了澄清公告,很容易被市場解讀為一個利好消息,從而導致違規資金出逃,不明真相的投資者無辜接盤。在事情還沒有調查清楚的情況下,證監會為什么要讓杭蕭鋼構復牌呢?
杭蕭鋼構在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聲多次停牌又復牌,連拉12個漲停板,這樣的事件反映的并不僅僅是杭蕭鋼構本身的問題,它同時也折射出了我國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上的弊端。
二、 我國的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
價格敏感性信息是指將有可能或很可能導致公司證券價格發生實質性波動的信息。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以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為基礎,它是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補充,以利更有效地實現信息披露,同時,要判定股價敏感資料,必然會涉及判斷,這需要有一個指南來引導市場判斷,因而,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通常包括制度基礎與信息披露指南兩部分。
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有一下幾個作用:
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邊界
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可以通過股價的實質性波動,一方面檢驗披露項目的廣度邊界,一些沒有被具體要求法描述的具體項目可能也能引起股價波動;另一方面,檢驗已披露內容的深度,進而通過事后的監管行動來增加信息披露的廣度與深度,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邊界。
2、 指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
國外信息披露監管經驗表明,如果信息披露僅僅被看成是上市公司應遵守的業務,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將變得非常困難。應該讓市場充分認識到,準確、及時的信息披露將提高市場效率,降低資本成本,對于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是一個雙贏的市場策略。
3、 加強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
請問誰知道杭蕭綱構事件的來龍去脈?
近來,杭蕭鋼構的股價暴漲事件引起了市場的各方關注,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杭蕭鋼構是否及時、充分地披露了價格敏感性信息?杭蕭鋼構在信息披露上存在的問題是由于企業故意違反信息披露制度造成的,還是我國制度本身的缺陷導致企業的非故意行為?杭蕭鋼構事件究竟折射出我國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哪些弊端?本文將對上述問題展開研究。
一、 杭蕭鋼構事件回顧
2月12日-14日,股票連續三個漲停板。
2月12日,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在公司2006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披露了公司將介入一個“國外大項目”的重大內幕消息。
2月15日,公告公司正與有關業主洽談一境外建設項目,該意向項目整體涉及總金額折合人民幣約300億元。尚未正式簽署任何相關合同協議。
2月15日-16日,股票連續兩個漲停。
2月17日-25日,春節,股市休市。
2月26日,新年開市第一天,漲停。
2月27日,滬深股市暴跌,杭蕭鋼構湊巧“因有重大事項披露”停牌。
2月27日-3月12日,因重要事項未公告,停牌。
3月13日,公告公司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簽訂了《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產品銷售合同》、《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產品銷售合同總價計人民幣248.26億元,施工合同總價計人民幣95.75億元。
3月15日,公司發布公告稱:目前,合同前期設計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合同尚未有實質性的履行。如對方未支付相應款項,公司存在不持續執行的可能。上述建設工程項目合同簽訂后,公司近期內沒有形成收益。項目的進度和收益均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影響還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才能逐步體現。
3月13日-16日,股票連續四個漲停
3月19日-30日,因重要事項未公告,全天停牌,證監會展開調查
4月2日,復牌,漲停,證監會未公布調查結果。公司發布澄清公告,就新華社以通稿形式發布的《杭蕭鋼構訂單利好被公司提前泄漏》發布澄清公告。同時發布境外建設工程項目合同進展公告。
4月3日,漲停。
4月4日,開盤交易一分鐘后緊急停牌,公司公告稱,因涉嫌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縱觀整個事件過程,存在以下幾個疑點:
1、 公司尚未簽訂正式合同之前,就已經泄漏消息,為了保證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公司應當立即公開披露簽訂合同的信息,為什么等到股價上漲三個漲停板才根據上市規則的要求,披露相關信息?
2、 在公司停牌期間,證監會就已宣布對事件展開調查,公司為何在此期間還敢繼續遮遮掩掩,其連出利好意圖何在?
3、 3月19日至30日,杭蕭鋼構停牌,證監會展開調查,但是在調查無果的情況下,證監會卻允許杭蕭鋼構于4月2日復牌,加之公司又適時發布了澄清公告,很容易被市場解讀為一個利好消息,從而導致違規資金出逃,不明真相的投資者無辜接盤。在事情還沒有調查清楚的情況下,證監會為什么要讓杭蕭鋼構復牌呢?
杭蕭鋼構在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聲多次停牌又復牌,連拉12個漲停板,這樣的事件反映的并不僅僅是杭蕭鋼構本身的問題,它同時也折射出了我國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上的弊端。
二、 我國的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
價格敏感性信息是指將有可能或很可能導致公司證券價格發生實質性波動的信息。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以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為基礎,它是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補充,以利更有效地實現信息披露,同時,要判定股價敏感資料,必然會涉及判斷,這需要有一個指南來引導市場判斷,因而,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通常包括制度基礎與信息披露指南兩部分。
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有一下幾個作用:
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邊界
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可以通過股價的實質性波動,一方面檢驗披露項目的廣度邊界,一些沒有被具體要求法描述的具體項目可能也能引起股價波動;另一方面,檢驗已披露內容的深度,進而通過事后的監管行動來增加信息披露的廣度與深度,完善信息披露的制度邊界。
2、 指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
國外信息披露監管經驗表明,如果信息披露僅僅被看成是上市公司應遵守的業務,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將變得非常困難。應該讓市場充分認識到,準確、及時的信息披露將提高市場效率,降低資本成本,對于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是一個雙贏的市場策略。
3、 加強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
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為交易所一線監管者提供了較為明確的標準。交易所將持續關注公司股票價格,如果發現價格與交易量出現異常變化,而公司已公布的信息不能做合理解釋,交易所將與公司取得聯系,要求公司公告信息。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會立即披露新信息,如果立即披露信息有困難,在信息披露之前公司可以申請停牌。
由于價格敏感信息披露具有上述作用,價格敏感性披露制度在世界各國和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英國、澳大利亞、我國的香港地區均建立了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
我國的證券法和上市規則中均有價格敏感性規則,比如我國《證券法》第62條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投資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提交臨時報告,并予公告以說明事件的實質?!渡鲜泄拘畔⑴豆芾磙k法》第30條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披露,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影響。滬、深交易所《上市規則》2.2條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及時、公開地披露所有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并將公告和相關備查文件在第一時間報送本所。
我國在信息披露制度中采用了價格敏感性規則,但是交易所沒有制定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類似指南的披露內容散見于相關規定中,如《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關系指引》中規定:公司可在定期報告結束后,舉行業績說明會。公司應及時關注媒體的宣傳報道,必要時可適當回應。上述內容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指南中均有規定。
三、我國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我國目前的信息披露制度中采用了價格敏感性規則,這些規則在《證券法》、《上市規則》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均有體現。但是缺乏具體的配套制度:
1、 缺乏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引。哪些信息屬于股價敏感資料,必然涉及到判斷,因此需要有一個指引幫助企業判斷和披露股價敏感信息。目前,實施敏感性披露制度的國家如英國、澳大利亞、我國的香港地區具有指南來幫助做好敏感信息的披露工作。我國目前缺乏這樣的一個指引,盡管我國在相關規定中也涉及到了指南中的內容,但是由于比較分散,而且不全面,因此并不能替代指南。由于對規則理解的偏差或者蓄意歪曲規則的正確含義,實踐操作中很容易出現價格敏感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全面的情況。再看一下杭蕭鋼構,2月12日,公司高層泄漏了股價敏感信息,但是公司并沒有及時披露信息,而是等到股價連拉三個漲停板后,才根據上市交易規定,發布公告。而英國的股價敏感信息披露指南規定:假如股價敏感資料不慎外泄或相信可能已不慎泄露,發行人必須實時發出公告,向整個市場發布有關資料。根據英國的指南,杭蕭鋼構應該在2月12日就公布信息,而不是在兩天以后。從杭蕭鋼構事件看,沒有具體指引的價格敏感性制度其實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 缺乏后續監督措施
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為一線監管者提供了明確的判斷標準,如果公司股票價格出現異常波動,監管人員可以通過強制停牌制度倒逼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在我國,也制定了停牌制度,如出現了股價異常波動,交易所一般要求企業發布公告,至于發布公告是否真實、充分,監管人員不做深究,事后也沒有驗證與處罰機制。杭蕭鋼構在股價連續上漲3個交易日后發布公告,公告以后即刻復牌,交易所并沒有對公告內容進行驗證,其股價在利好公告下又連漲數日,直到市場質疑聲一片時監管部門才展開調查,但是奇怪的是在調查無果的情況下又允許其復牌。從該事件看,監管部門的停牌制度只是流于形式,為停牌而停牌,沒有起到對上市公司的警示作用,杭蕭鋼構在證監會調查期間連發利好信息,說明停牌制度并沒有給杭蕭鋼構以警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亂,給投資者一種錯覺:杭蕭鋼構的利好消息是真實的。
四、 改進建議
1、 盡快建立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
由于沒有具體的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我國的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沒有可操作性,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國沒有能完全發揮出這種制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盡快制定并發布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指南,以幫助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2、 完善停牌制度
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為交易所一線監管者提供了較為明確的標準。而停牌制度是交易者實施一線監管的主要手段。因此,一個有效的停牌制度將使監管者的一線監管更加有效率,從而保障價格敏感性信息披露制度的順利執行。
我國目前的停牌制度流于形式,股票上市規則只是規定公司針對造成停牌的信息進行公開披露之后就復牌,至于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充分等監管者并沒有去驗證、復核,而是被動地等流言充斥整個市場的時候,才去調查,這時候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已經嚴重受到損害。監管者為了停牌而停牌,在公司停牌期間,沒有作為,披露什么樣的信息企業說了算,監管者要做的事就是披露信息以后復牌,這樣的停牌制度形同虛設。因此,必須要改革這種停牌制度,讓監管者由被動變為主動,對公司公告內容保留合理懷疑,通過談話、關注等措施,為投資者營造一個說真話的環境,在信息未充分披露之前,公司將一直處于停牌狀態,而不能象杭蕭鋼構那樣,事情尚未調查清楚就復牌,使市場更加混亂。
參考文獻:
[1]趙德武等. 資本市場與公司財務有關問題德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M].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6.
[2]陳向民,譚永暉.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問題研究—時間性、信息含量與市場反應[Z]. 深交所研究報告60號.
[3]何衛東.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Z]. 深交所研究報告70號.
[4]黃本堯. 中外停牌制度比較研究[Z]. 深交所研究報告78號.
[5]金德環、王俊等.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個股異常波動相關性研究[J]. 財經研究,2002,(7).
關于杭蕭鋼構案和杭蕭鋼構案例回顧簡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